主要产品

当前位置:首页 -> 行业新闻


无糖无脂肪无添加剂,这些是噱头还是健康标识?

    对于加工食品,如果厂家宣称的“无脂肪”“无饱和脂肪”“无反式脂肪”“无糖”是真实的,可以认为它们更健康。

  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不大,“无胆固醇”和“低胆固醇”没有什么意义。

  不少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”的宣传都是违规的,甚至可以算虚假宣传。

  如果广告中宣称无添加、无防腐剂、无色素,既不代表安全,也不意味着健康。

  查证者:云无心(食品工程博士,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)

 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前所未有地关注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饮食差不多是最受重视的健康因素。而获得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,往往是食品标签、广告,以及朋友圈。

  在各种“健康食品”的宣传中,“无XX”“低XX”和“富含XX”是最常见的卖点。贴出了这些说标识的食品,往往给人以“更健康”的感觉,对于多数消费者也就更有吸引力。

  然而,事实又是如何呢?下面,我们来评介一下常见的这些说法。

  一、无脂肪

  相同量的脂肪含有的热量远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,尤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,还跟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。所以,现代的膳食指南都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,而反式脂肪更是要尽力避免。“无脂肪”“无饱和脂肪”“无反式脂肪”,都是有健康价值的。

  不过,这个标签不是随便乱写的。按照国家标准GB 280502011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的要求,每100(或者毫升)食品中,脂肪含量不超过0.5克,才可以宣称“无脂肪”。“无饱和脂肪”和“无反式脂肪”,则分别是不超过0.1%0.3%。此外,还有“低脂肪”表示每100克不提食物中不超过3克脂肪,或者100毫升液体中不超过1.5克脂肪。

  这些含量都还是比较低的。对于加工食品,如果确实做到了,那么有这些标签的食物可以认为更为健康。

  二、无糖

  糖或许是现代人饮食中最大的不健康因素。世卫组织推荐,把来自于添加糖的热量控制到总热量的10%以内,最好是不要超过5%(大致分别相当于50克和25克糖)。然而,很多人的摄入量都超过了(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,大约就含有50克糖)。尤其是都市女性和孩子吃甜食和零食很多,更容易超过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糖对于健康的危害,比反式脂肪还值得关注。

  国家标准对于“无糖”的定义是不超过0.5%,这个含量的糖是尝不到甜味的。而“低糖”的标准是不超过5%,对于多数人来说,甜味也相当的淡。我国现行的营养标签不要求单独列出糖的含量,而把它归到了碳水化合物中,所以从标签上不能直接看到糖的含量。如果厂家宣称的“无糖”是真实的,那么的确也会有利于健康。

  三、无胆固醇

  血液胆固醇的含量跟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。在过去,饮食指南中建议把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到每天300毫克以下,于是“无胆固醇”和“低胆固醇”也算是一种健康标识。不过,现在科学界认为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不大,“无胆固醇”和“低胆固醇”也就没有了意义。

  而且,植物中本来就不含有胆固醇,那些植物油以及其他植物性食物宣称“不含胆固醇”,完全就是“正确的废话”。

  四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

  广告中经常见到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”的说法,如果仔细追究的话,很多这类的宣称都是违规的,可以算作虚假宣传。

  国家标准中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“高”和“富含”有明确的定义。如果是固体食物,那么一种维生素或者矿物质在100克该食物中的含量要超过人体每天需求量的30%,才可以说是“高”或者“富含”;如果是液体食物,则是100毫升中的量超过每天需求量的15%。或者按照食物的热量来算,每100大卡的食物中,超过每天需求量的10%。这样的要求是相当高的,通常一种食物中未必有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。而想要说“富含多种”,就需要至少有三种满足这个“富含”和“高”的要求。

  还有许多广告宣称“含有XX种维生素、XX种矿物质”。在国家标准中,“含有”也不是只要“有一点”就可以宣称的,也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行。这个“一定的量”,是前面所说的“富含”所要求的一半,也就是说:固体食物,每100克中的量超过人体每天需求量的15%;液体食物,每100毫升中的量超过每天需求量的7.5%;或者以热量为基准,每100大卡食物中的量超过每天需求量的5%

  五、无麸质、无XX过敏原

  这两类“无XX”的方式在国内还不多见,不过在国外比较多。“麸质”也就是小麦中的面筋蛋白,有一部分人对它过敏(学术界也有人认为不是过敏而是不耐受),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它可能跟自闭症等健康问题有关。所以在国外,尤其是美国,“无麸质”是一个很大的卖点。不过基于目前的一般认知,它只是对于“麸质过敏”的人有意义,普通人是没有必要在意它的。

  “无XX过敏原”中的XX,包括牛奶鸡蛋、鱼类、贝类、坚果、花生、小麦和大豆。本来这些都是很好的食品,但因为美国要求明确标出这几种过敏原,所以不含它们也就被商家作为了卖点。跟“无麸质”一样,它们也只对过敏的人群有意义,对于普通人群完全没有意义。

  六、无添加、无防腐剂、无色素

  这些也是很时髦的广告语。且不说它们是否真实,即使是真的也只是营销噱头,既不代表安全,也不意味着健康。决定食品安全与营养的,不是“不含有什么”,而是“含有什么”。合法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,不会影响安全和健康,而且会带来风味、口感和安全性方面的好处。比如防腐剂,如果既不用防腐剂,又没有其他替代的防腐措施,那么食物变质带来的风险,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。

广东新越海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12 Across the sea, Guangdong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Co., Ltd.
粤ICP备18118206号

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89号

 广州网络建设: 讯度网络